文章出處:www.dyrys.com | 發布時間:2022-08-24 18:34
近幾年屏幕的數量激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市場上各種形狀、大小、位置、商用及非商用的LED屏,不包括LCD,大概有20萬塊(數據來源于昆明市戶外委主任裘東明),但是,大屏的閑置資源也在越來越增加,七成以上的LED戶外廣告顯示屏空置率高達40%以上。
其次,大屏運營商從瘋狂走向理性。經歷了大屏市場剛啟動時的圈地運動,幾大運營商占了市場的大半壁江山。但是,隨著香榭麗出局,郁金香被賣新文化,鳳凰都市上市未果......資本對戶外大屏越來越持謹慎的態度,行業也從剛開始對資源追逐的狂熱進入了理性經營的新階段。
再者,技術對大屏的沖擊已小試牛刀。一直以來,大屏被當成是可以動的,限制了大屏作為數字媒體的發展潛能,雖然有諸如人屏互動、直播等技術的加入,但是這改變不了大屏價值走低、在整體戶外占比不到四分之一的殘酷現實??梢哉f,從量與規模上來講,今天的大屏市場,和12年前相比,已經是天壤之別。
那么,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行業應該會有新的、更大的突破才是,為什么資本和市場對此不溫不火?甚至有些業界人士對此很不看好,該賣的早賣了,該轉的也早轉了,剩下的多半在熬。這是又是為什么?
因為,人沒怎么變,思維沒變,大屏背后的很多東西,自然也沒變(誰能想到,到現在為止,大屏聯網仍然是非主流,而整合模式還是局限于媒體信息的堆積,反倒增加了信息的不對稱,讓人無從選擇)。
冷暖,業界自知。
大屏的位置確實很重要,巨頭的整合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整個行業的抱團取暖。是第三方平臺的出現,通過技術和數據的方式將大家整合在一起,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與整體升級,如果能做到這樣的話,可以肯定地說,行業在目前基礎上收入翻倍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經過這12年的洗禮,在我看來,大屏還是個有點不諳世事的少年,沖動的時候,以為自己屏多就是老大,沒想到后來反倒受資源及成本所累;急躁的時候,以為加個WiFi、二維碼、公眾號等互動技術就成為領時代的新媒體,卻忘了大屏視覺沖擊、持續曝光優勢的老本,結果徒勞而無功,反倒讓客戶看衰;郁悶的時候,以為屏幕一黑萬事大吉,撒手啥也不管了,豈不知還有損城市形象,不開屏放放公益廣告,陣地都未必能保得住......
前人交的學費,可以讓后人少走彎路。大屏未來的出路,必須始終堅持它本身大戶外、大曝光的特性,輔以靈動性、互動性為錦上添花,不做盲目的改變,開源節流,順勢而為,方能事半功倍。
近年來許多戶外LED大屏紛紛陷入經營虧本的困局,究其根本,不難發現大屏經營虧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一個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各大城市的戶外LED大屏數量激增帶來的市場沖擊,無論是本土經營還是全國規?;\營都必須面臨二次招商難的困境。對傳統LED廣告屏而言,即便一個客戶都沒有還得要全天候播放招商廣告。而且,二次招商空檔期越長,利潤流失就越大,這是多數大屏經營者無法逃避的問題;另一個是戶外廣告的投放運營模式不是很合理,LED戶外廣告規范化,無法做到良性循環。
既然如此,那么LED戶外廣告屏應如何突破現有的經營困局呢?
首先,LED戶外廣告的精投放是影響戶外廣告投放成本的主要因素?!巴斗拧彪m在行業很早被提出,但真的市場應用還處在起步階段。近幾年國內的城市規劃有一個特點,區域劃分更加清晰,屬性更加明確。我們要明白這樣一個認識,城市功能分區越細化,LED戶外廣告的精投放就越有價值,讓人們快速瀏覽到感興趣的相關的信息遠比無目的的推銷廣告來的直接有效。大數據收集與應運、數字媒體技術的不斷更新也為精化投放提供了更大的支持。